稻花香里说丰年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9月23日,农历秋分,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的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华夏大地上辛勤耕作的人们,迎来收获的时节、开启欢庆的模式。当日,在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花桥镇横岗社区鸠兹湾,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启幕。
“问苗何时长,问稼何以旺,天地育和美,农事催人忙,村寨披锦绣,庭前闻花香……”群众庆祝联欢活动的舞台上,今年丰收节主题曲《和美乡村》在主舞台唱响,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让人沉醉。大屏幕上,一幅幅和美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杂技《多彩的生活》用草帽、板凳舞出火热的生活激情和蓬勃的时代气象,引来叫好声不断;巢湖民歌、池州采茶歌、当涂打麦号子,来自皖南皖北的非遗传承人等用民歌联唱唱出丰收的喜悦……异彩纷呈的联欢活动,好不热闹!
在舞台对面的高标准农田里,不同品种的水稻以缤纷的色彩绘出了壮观的稻田画,谷物、迎客松、徽派民居、粮仓等图案,“庆丰收促和美”“农强国强”等字样,烘托出浓厚的丰收氛围。再过不久,这里的水稻即将开镰收割。一边是满溢的稻香、翻滚的稻浪,一边是欢快的舞蹈、动人的歌声,正应了那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除了“高标准”的身份,这片农田还有“智慧”的标签——农户通过手机就能实现灌溉作业。不远处的全国农业科技装备成果展,汇集了不少有“大智慧”的“大块头”。展览讲解员告诉记者,这里展出的气吸式电驱播种机较传统播种作业效率提高50%以上,出苗率最高可达99%,可有效提高亩均产量10%以上;水稻有序抛秧机一次抛13行秧苗,是高速插秧机的1.5倍;有两种喷杆的植保机能满足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植保作业……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些智能农机正是生动写照。近年来,国产农机装备加快向大型、智能、高效、绿色迈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装备支撑。
走出装备成果展,浓郁的食物香气扑面而来。抬眼望去,沿着蜿蜒的马路铺设的展台竟望不到头!贵州台江金秋梨、湖北来凤藤茶、江西信丰脐橙茶、湖南龙山县腊牛肉等特色农产品,铜陵白姜、宣城挞粿、芜湖八宝葫芦鸭、淮北酱菜、淮南豆干、徽州臭鳜鱼等安徽美食悉数亮相。
稻花香里说丰收,还要说增收。从特色产业到富民产业,各地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土特产”日渐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富民增收的金名片。
文化气息在主场活动现场同样浓厚。农耕文化科普馆以一粒米的时空旅程,讲述中华稻米文化和农耕文明;农耕非遗体验展区展示着芜湖铁画、葫芦烙画、淮北泥塑等16个农耕非遗项目代表作品,以及手工刺绣、手工编织、手工剪纸、泥塑、面花制作、农民画等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获奖作品,展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风采。花山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学华这次带来了自己创作的庆丰收主题剪纸。“联欢现场载歌载舞的场景和欢快热闹的气氛太感染人了。我拍了好多照片,回去还要创作更多庆丰收、促和美的作品。”张学华说。
活动现场还对2023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进行了表彰,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江坡等10位农民获得这一荣誉。“今天我特别激动,这个荣誉为我们职业农民打了气、鼓了劲,我更要加油干,带领乡亲们多种粮、种好粮!”李江坡向记者透露,“接下来,我们合作社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选好良种,加强田间管理,夯实高产基础,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联欢舞台不远处,加油声此起彼伏,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激战正酣。手捧装有20根玉米的簸箕跑、肩挑两个箩筐各放10公斤粮袋的扁担跑……参赛农民卷起裤腿,投入地向前奔跑。
新时代的丰收礼赞,写在每个人的笑脸上,写在每个人的奋斗里。广袤大地上,亿万农民以一分耕耘换一分收获,一个个乡村振兴故事在青山绿水间持续上演。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